第二章 工艺简介
(一)、工艺选定
常用的废水的深度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
超滤是采用中空纤维,对废水进行过滤,其出水悬浮物可基本为0,但对离子态的重金属基本无处理能力。
离子交换则是采用阴、阳树脂置换出废水中离子态的重金属,它可以通过增加阴、阳离子交换柱的数目来调整出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但它如果运行在含盐量极高的环境下,树脂极易失效,而且再生周期短。故离子交换工艺运用在废水回用工程相对于其它工艺来说工艺比较复杂,存在树脂再生成本高,再生频繁,出水水质不稳定等缺点。
反渗透是采用高压废水通过半透膜,克服渗透压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盐、水分离的目的。
项目 |
中空纤维超滤 |
预处理 |
反渗透 |
工艺 |
前处理+超滤 |
石英沙+活性炭 |
前处理+反渗透 |
优点 |
1、工艺简单,操作简便; 2、运行成本低廉。 |
1、出水水质好; 2、对金属离子去除游离禄率非常高。 |
1、工艺简单,操作简便; 2、运行成本低廉,出水水质稳定可靠。 |
缺点 |
1、对离子态金属无处理能力。 |
1、在规定时间需要换耗材 |
1、建造成本较高; 2、反渗透膜易受污染。 |
根据厂家对回用水质的要求,以及综合考虑运行费用等经济指标后,我们选用以反渗透工艺为核心,以超滤工艺为前导的处理工艺作为废水回用工艺。
(二)、处理能力
根据厂家口诉提供的资料及废水回用工艺要求,设定废水回用率为60%,厂家要求废水回用设施日处理废水总量约290M3,两班制24小时运行,为保证车间用水充足,我公司设计最大产水能力为8M3/H。出水水质达到厂家要求的电导率在( 400 )us/CM以下。
(三)、回用水处理工艺
⑴、工艺原理
反渗透技术是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法分离技术,当盐水和纯水被一张半透膜隔开时,纯水透过半透膜向盐水侧扩散渗透。当扩散渗透使盐水侧溶液液面升高至动态平衡时,我们把半透膜两侧的液位差称为渗透压,但在盐水侧施加一个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大,盐水水位下降,而纯水水位上升,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与常规分离方法相比,反渗透分离过程具有无相变、能耗低、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且反渗透透过液的污染物去除率极高。但它也存在投资高,反渗透膜易污染等问题。
⑵、工艺设备
回用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反渗透、控制等部分组成(具体见工艺流程图):
①、原水预处理部分
预处理部分由多介质过滤、保安过滤和超滤等五部件组成。
回用水以废水处理设施的末端沉淀池后,排放口前为取水点,废水经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
保安过滤器是它必须保证废水在进入超滤主机前的污染指数SDI稳定在4以下。为了防止水中钙、镁离子在反渗透膜上结垢,还必须在水中添加适量的阻垢剂。在原水中加入阻垢剂改变原水中 Ca2+,Mg2+等离子的晶体结构使之与C032-、SO42-、SiO32-等离子隔离防止生成沉淀保护RO膜。
超滤是以压力为驱动力,利用合成的高分子半透膜的高精度的截留性能进行固液分离或使不同分子量物质分級的膜法分离技术,它的定义域为截留分子量500-500000左右,相應的孔径大小的近似值为2X10-9—10010-9,此超滤相当于一种筛分过程,在膜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压力下,当溶液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无机盐和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而阻止水中的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和微生物通过,以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保护RO膜延长寿命。
由于反渗透装置的纯水回收率一般只有60%-70%,则每天约有100M3的反渗透浓水需对外排放或回废水调节池内再处理。故预处理部分其设计处理水量需达到12M3/H,设计最大产水量为8M3/H。
②、反渗透除盐部分
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活性炭过滤、计量投加药剂再进高压泵,保证反渗透的进水达到一定的压力,让反渗透过程得以进行,即克服渗透压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盐、水分离的目的。在此总固体去除率为95%以上,色度去除为99%以上,电导率可降低93%以上,COD也可降低94%。出水基本可达到工业用纯水标准。
经废水经预处理后再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水中余氯,以防止反渗透膜被氧化和污染。为防止活性碳颗粒进入反渗透主机,再一次通过保安过滤器滤除杂物。
在此工程中为防止反渗透膜在处理废水回收淨化的过程中过快污染,故采用新型抗污染膜,其表面光洁度较传统复合膜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该项指标较普通负电荷复合膜相对提高了40%以上;因而,抗污染膜在处理含有有机物、表面活性剂、生物污染物和带有正电荷高分子聚合物的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时,显示出优越的综合性能;(清洗费用及耗能除低,在运行过程中性能稳定,膜元件使用寿命长)压力膜管采用专用管壳。它的內壁光滑不易生菌,并防腐。
③、系统控制部分
系统控制采取集中控制(所有仪表及泵开关均在反渗透仪表柜上)包括:高压泵的安全保护控制及反渗透产水电导、压力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