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镀AF-6珍珠镍工艺在汽车塑料件上的应用吴文俊
(上海延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上海201315)
0 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节能环保的需要,减少车身质量可以节省油耗。因塑料比金属价格便宜、质量轻、易于成型等特点,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追求轻量化及豪华美观的发展过程中塑料电镀起到了防护装饰的重要作用。保险杠、防擦条、门拉手、商标、标徽、轮壳罩等车内饰、外饰件都大量采用塑料电镀制品。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出口业务的增长,人们对塑料电镀制品的外观已不满足于普通的光亮镀铬外观,对镀层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珍珠镍也称沙丁镍、锻面镍、雾镍,镀层外观为乳白色,无反光,呈慢反射效果,不眩目剌眼,手感润滑舒适,深受客户青睐[1]。
在珍珠镍上还可电镀各种镀层,如:铬、金、银等镀层,形成沙铬、沙金和沙银,其装饰效果会更美观。电镀珍珠镍一般是以瓦特镍为基础,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浊点”以上时,这些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缔合减弱而析出,产生的微细乳滴吸附于零件表面,使镍层沉积受到阻碍,零件表面上形成了无数重叠的圆形凹坑,镀层呈现微观不平整,宏观表现出温反射、柔和的珍珠效果镀层[1]。去年,根据上海通用汽车公司Epsilon项目前、后门拉手电镀F-63珍珠镍业务要求,我公司引进了安美特公司的AF-6珍珠镍工艺。本文简要介绍AF-6珍珠镍工艺的生产、加料、维护、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经验。
1 工艺流程
2 AF-6珍珠镍镀液配方和操作条件硫酸镍380~450g/L,氯化镍30~40g/L,硼酸40~45g/L,P1添加剂5~7mL/L,P2载体12~20mL/L,AF-6珍珠镍沙剂0.15~0.60mL/L,pH值4.0~4.4,温度50~60℃,电压5~8V,时间3~5min,搅拌方式阴极移动。
3 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
3.1 硫酸镍
硫酸镍为主盐,其质量浓度高,出沙快;过低,起沙慢。硫酸镍的质量浓度不得低于380g/L,否则,沙感不理想,溶液深镀能力也会下降。
3.2 氯化镍
氯化镍的质量浓度不得低于30g/L,且不得高于40g/L。氯化镍过高会使镀层发亮,产生亮纹及亮点;而氯化镍过低会使电镀件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花斑。
3.3 硼酸
硼酸对镀液pH值起到缓冲作用。硼酸不得低于38g/L。其质量浓度太高,会产生沉淀,应该尽量避免其质量浓度过高。
3.4 P1添加剂
P1是分散剂,主要起分散、润湿使用,使零件表面富有光泽。其体积浓度过高,镀层发亮;体积浓度过低,容易产生亮纹。消耗量:50~100mL/kA·h。
3.5 P2载体添加剂
P2作为沙剂的载体,能使其它添加剂有效溶合,使沙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其体积浓度稍高于最大值不会对镀层产生影响;低于最小值时会直接影响珍珠镍镀层的哑光效果。消耗量:100mL/kA·h。
3.6 AF-6沙剂
AF-6沙剂的作用是使零件表面呈现漫反射的锻面的沙感。珍珠镍的效果依赖于AF-6沙剂的体积浓度,体积浓度越高,哑光效果越强,但不能超过0.8mL/L。
3.7 pH值
珍珠镍溶液的pH值控制在4.0~4.2。过低会出现亮点亮纹缺陷,且易烧焦;过高则会出现不规则的白色雾斑。